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生態保育

平埔族以獵狩及簡單的農耕為主,這時候的大肚山臺地還保持著較原始的面貌。清治期間,漢人來到這裏,才開始了較大規模的農耕,大肚山臺地的面貌才有了比較大的改變,但受限於紅土礫石層的土壤限制,直到今日,花生、番藷、甘蔗還是這裏的主要作物。隨著時代改變,目前臺地上除了旱田種植之外,房舍建築、農場經營、臺中都會公園的設立,以及公園東側下方往北延伸至大雅區的中部科學園區等多元土地開發利用,都是改變臺地風貌的現在進行式。

除了人文與經濟活動的演變之外,隨著大臺中的發展,居高臨下的大肚山臺地,就成了防衛大臺中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因此,在大肚山臺地上遺留的歷史史蹟中,最明顯的就是碉堡。在二次大戰末期及戰後國軍所設置10餘座碉堡與火炮陣地構成綿密火網,用以保護水湳機場與清泉崗機場。這些碉堡雖已不具重大軍事用途,卻擁有高度歷史文化價值,也是大肚山臺地的特殊景觀,故臺中市政府於95年核定12處碉堡為「歷史建築」,給予法定文化地位,並加以保存及維護。臺中都會公園內現有圓柱型反空降碉堡2座(編號3、4號)、在緊臨北側停車場邊界有1座吊鐘型碉堡(編號5號),此外鄰近還有掩體碉堡(如圖),都是臺地上珍貴的歷史建築。為提供遊客認識大肚山碉堡文化,臺中都會公園管理單位已將碉堡列為園區景觀據點予以保存,並於3號碉堡處規劃觀景解說步道、架設解說牌等,以實質行動維護歷史文物。

  大肚山臺地的人類活動何時開始?從1943年日本學者發現的牛罵頭遺址、王鴻博先生 1947年發現的南勢坑遺址;以及 1986年劉益昌先生發現山仔腳遺址陸續出土研判,在距今5千年前就有人類在大肚山臺地活動的軌跡。

  到了近代,清朝郁永河所撰寫「椑海遊記」一書中:「荊莽繆結,不可置足,林木如蝟毛,連枝累葉,陰翳晝冥,仰觀太虛,如井底窺天,時見一規而已。雖前山近在目前,而密樹障之,都不得見。」

  透過文中對於大肚山臺地生動的描述,讓我們得知三百年前大肚山臺地其原始森林面貌與景象,與今日一望無際之乾旱紅土印象,有極大差異。

  從人類學家研究平埔族的文獻中得知,臺灣平埔族可分成七族至十二族,其中拍瀑拉族為大肚山臺地上的主要族群。拍瀑拉族分佈於今大肚丘陵以西至海岸一帶,介於大甲溪與大肚溪之間,由北向南,包括今清水鎮境東北半部的感恩社 (舊名牛罵社 Gomdch)、清水鎮境西南半部、沙鹿與梧棲兩鎮境的遷善社 (舊名沙轆社 Salach)、龍井鄉境的水裡社 (Bodor)、大肚鄉境的大肚社 (Dorida),而現今臺中都會公園的佔地位置之一就在龍井鄉範圍。

  其他還有神岡、大雅一帶的拍宰海族( Pazeh);以及南屯一帶的巴布薩族( Babuza),也都是大肚山臺地上先住民,在臺地的人文歷史上有其地位與價值。
而平埔族的拍瀑拉族系中的大肚社是最早活動於此的族群,因此「大肚」二字,就是由此而來。

  到了十九世紀,平埔各族因長時間面臨漢文化的衝擊,在劣勢的土地競爭與商業交易壓迫下,大肚山臺地的原住民族大舉遷徙埔里盆地,以另求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