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因為形貌如龜而得名,位在左營舊城之內,隔著蓮池潭與半屏山對峙,其西南側有蛇山。距今六千年前,壽山北端(即蛇山)和龜山之間,已經形成略微高起的海岸沙丘,並向北延伸到蓮池潭、半屏山西側一帶,形成一個適宜人居的生活空間,登上山頂則可以眺瞰鳳山縣舊城與市區全貌。
昔日山麓上除了有林立的祠廟,也設有書院,又鄰近孔廟,也是當年鳳山縣治的所在地;清乾隆年間舉人卓肇昌更曾題詠「龜山八景」:「山嵐曙色、層巖晚照、雨中春樹、疏林月霽、晴巒觀海、古寺薰風、登峰野望、寒夜啼猿」,道出龜山的怡人景緻。如今,走進左營舊城,從矗立的城門及城牆遺址,隨時光流逝的古老記憶也將緩緩重現眼前。
距今5000年前一群擅於航海的人,選擇了龜山下現今的左營舊城地區,作為在高雄北區第一個落腳的地方。他們喜歡居住在海岸後方稍高的平原、沙丘或丘陵前緣,不但擅於航海,同時也善用海岸資源,採集貝類、捕魚、狩獵作為生存來源。從遺址中的石器來看,此時已經進入種植穀類作物的成熟農業文化,是一種山田燒墾式的旱作農業。這群人遺留下的文化層,考古學者稱之為「大坌坑文化」。
距今4300年前上述的這群住民因為農業生產進步,人口不斷增加,使得聚落逐漸擴大,文化也發生轉變。就考古出土的文化遺物而言,最明顯的變化在石器形式,因為不但出土大量砍伐山林、農業耕作所需的石斧、石鋤,也出土相當數量用於收穫穀類作物的石刀;同時,延續上一階段的漁獵用具,如箭鏃、尖器依然存在,這顯示出狩獵捕魚在當時,仍佔有相當重要的生產地位。另外,日常生活所用的陶器也逐漸複雜,除了罐、缽,還增加了瓶、盆,甚至罐、缽也有不同的形制,陶器表面的花紋承續前期的繩紋,且更加細緻,代表製造技術已有重大的改變。考古學者將這個文化體系,稱為「牛稠子文化」。由此可知,左營舊城地區的文化層,具有史前時期距今約5000至3400年前之文化層,且可能延伸至距今2000年前。
目前,左營舊城地區曾進行1988年、2001年、2004年三次的考古學調查研究,三次考古研究工作都確認左營舊城地區,具有史前時代和歷史時代的雙重文化層,而且保存狀況良好。於是,高雄市政府在2006年,指定左營舊城遺址為「市定遺址」。
時間來到鄭氏治台時期,為順利治理台灣,軍隊開始在萬丹港周邊布署屯墾,並選擇於龜山與蛇山之間略微高起的沙丘構築前鋒鎮堡壘,以與後勁鎮、右衝鎮、左營相互呼應,構建了當時台灣南部的軍事和農業重鎮。
1683(清康熙22年)施琅打敗鄭氏水師,清國領有台灣後,因同樣看重此地的戰略位置,所以將「南路營參將署」與「鳳山縣治」設在左營興隆莊,並陸續設置文廟、官署及廟宇,逐漸發展為縣城規模。
1721(康熙60年)發生朱一貴之亂,鳳山縣治被攻陷,1722(康熙61年)亂平後,署理鳳山知縣劉光泗基於防衛上的需要,設法在縣治所在地左營興隆莊興建全臺首座土城。土城城垣的範圍,根據《重修鳳山縣誌》記載是「左倚龜山,右聯蛇山」,橫跨兩座山岳。1786(乾隆51年)林爽文事件,莊大田攻陷鳳山縣城,1788(乾隆53年)亂平,負責重新評估台灣防禦工事的福康安,議請將鳳山縣治遷往埤頭街(今鳳山市)。
1805(嘉慶10年)吳准泗攻陷埤頭街縣城,官員與民間輿論都曾想將鳳山縣治搬回興隆莊舊城,但因舊城早已殘破,重建費用鉅大,清廷並未採行。
直到1824年(道光4年)又發生楊良斌之亂,圍攻埤頭街縣城,居民恐慌,亂平後地方官員因此更加確定於築興隆莊石城的必要。當時,築城經費大半由鳳山縣士紳捐款及監造,1826年(道光6年)新石城落成,石城範圍乃「就興隆舊城基址,移向東北,將龜山圍入城中,城身俱用打鼓山石砌築。」。新構築的石城「捨去蛇山,全圍龜山在內」,後人稱之為「棄蛇圍龜」;爾後,鑒於種種因素下,縣治終未遷回左營興隆莊舊城。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高雄則被視為日軍的南進基地。除了高雄港外,日軍更選擇了地理位置及形勢良好的左營萬丹港,擴建為軍港,並將整個左營地區西半側到海岸地區都劃入軍區,大量徵收土地遷移桃仔園、竹子腳、廍後等聚落居民。同時,也將上述左營西半部地區全部納入軍事管制區,一般民眾因而無法自由進出。舊城地區雖在東半側,卻因為龜山可眺望左營軍港,基於防禦考量,日軍開始徵收土地、強迫居民遷村,並拆除城內民宅及寺廟,作為彈藥庫、油庫和營捨,更在龜山上設置砲陣地、碉堡,造成從鄭氏治台時期至1940年代以來二百多年的聚落,至此消失。
1949年國民政府遷移台灣,左營地區仍延續日治時期的軍事管制區性質,並進駐大量軍事人員、眷屬,設置眷村建立統一的生活圈。當時,在舊城內東北側的眷村主要有「勝利新村、海光三村、四知十四村」,北門內則有「東萊新村、自助新村」,加上原本的軍事設施龜山要塞區和海軍子弟學校,使得整個舊城空間仍俱有極為明顯的軍事性格。而龜山這樣特殊的軍事管制區身分,直到1984年才解除,後來開闢為「龜山公園」,舖設環山木棧道作為登山健行空間,隻要沿著木棧道上行,就可抵達龜山制高點。站在砲陣地俯瞰左營全景,往東北可遠眺半屏山、大小岡山,往西北則能眺望漯底山、左營軍港,視野極佳。
目前在左營地區所保存的城池遺址,尚存東門、南門、北門、護城濠及北門外鎮福社、拱辰井等,為清道光6年由官民合資興建而成的鳳山縣城,是當時台灣第一座以土石興建的城池。從形態上看,整個城池從東北朝西南走向,與龜山的形狀很類似,在台灣諸城中,隻有鳳山縣舊城能將一座山納在城內,其目的在於加強防禦功能,居高臨下以制敵。舊城城門之安排,南門為正門,是當時通往打狗的主要出口,位於城池最南端。北門在最北端,外通市街、文廟及蓮花池,是最繁忙的出入口。東門位於東城牆的中點,為通往鳳山新城的出入口,西門主要聯絡蛇山及打鼓山。城牆的材料,內外以石灰砌成,中腹填土,基礎深三尺。北城門外壁拱洞兩側各嵌有一尊門神,屬泥塑加彩作法,為少見之孤例喔!歡迎大家有空到鳳山縣舊城訪古尋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