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遊憩資訊

龜山因為形貌如龜而得名,位在左營舊城之內,隔著蓮池潭與半屏山對峙,其西南側有蛇山。距今六千年前,壽山北端(即蛇山)和龜山之間,已經形成略微高起的海岸沙丘,並向北延伸到蓮池潭、半屏山西側一帶,形成一個適宜人居的生活空間,登上山頂則可以眺瞰鳳山縣舊城與市區全貌。

昔日山麓上除了有林立的祠廟,也設有書院,又鄰近孔廟,也是當年鳳山縣治的所在地;清乾隆年間舉人卓肇昌更曾題詠「龜山八景」:「山嵐曙色、層巖晚照、雨中春樹、疏林月霽、晴巒觀海、古寺薰風、登峰野望、寒夜啼猿」,道出龜山的怡人景緻。如今,走進左營舊城,從矗立的城門及城牆遺址,隨時光流逝的古老記憶也將緩緩重現眼前。

  • 大坌坑文化

距今5000年前一群擅於航海的人,選擇了龜山下現今的左營舊城地區,作為在高雄北區第一個落腳的地方。他們喜歡居住在海岸後方稍高的平原、沙丘或丘陵前緣,不但擅於航海,同時也善用海岸資源,採集貝類、捕魚、狩獵作為生存來源。從遺址中的石器來看,此時已經進入種植穀類作物的成熟農業文化,是一種山田燒墾式的旱作農業。這群人遺留下的文化層,考古學者稱之為「大坌坑文化」。

  • 牛稠子文化

距今4300年前上述的這群住民因為農業生產進步,人口不斷增加,使得聚落逐漸擴大,文化也發生轉變。就考古出土的文化遺物而言,最明顯的變化在石器形式,因為不但出土大量砍伐山林、農業耕作所需的石斧、石鋤,也出土相當數量用於收穫穀類作物的石刀;同時,延續上一階段的漁獵用具,如箭鏃、尖器依然存在,這顯示出狩獵捕魚在當時,仍佔有相當重要的生產地位。另外,日常生活所用的陶器也逐漸複雜,除了罐、缽,還增加了瓶、盆,甚至罐、缽也有不同的形制,陶器表面的花紋承續前期的繩紋,且更加細緻,代表製造技術已有重大的改變。考古學者將這個文化體系,稱為「牛稠子文化」。由此可知,左營舊城地區的文化層,具有史前時期距今約5000至3400年前之文化層,且可能延伸至距今2000年前。
目前,左營舊城地區曾進行1988年、2001年、2004年三次的考古學調查研究,三次考古研究工作都確認左營舊城地區,具有史前時代和歷史時代的雙重文化層,而且保存狀況良好。於是,高雄市政府在2006年,指定左營舊城遺址為「市定遺址」。

  • 時光堆疊的歷史跡痕

時間來到鄭氏治台時期,為順利治理台灣,軍隊開始在萬丹港周邊布署屯墾,並選擇於龜山與蛇山之間略微高起的沙丘構築前鋒鎮堡壘,以與後勁鎮、右衝鎮、左營相互呼應,構建了當時台灣南部的軍事和農業重鎮。
1683(清康熙22年)施琅打敗鄭氏水師,清國領有台灣後,因同樣看重此地的戰略位置,所以將「南路營參將署」與「鳳山縣治」設在左營興隆莊,並陸續設置文廟、官署及廟宇,逐漸發展為縣城規模。

1721(康熙60年)發生朱一貴之亂,鳳山縣治被攻陷,1722(康熙61年)亂平後,署理鳳山知縣劉光泗基於防衛上的需要,設法在縣治所在地左營興隆莊興建全臺首座土城。土城城垣的範圍,根據《重修鳳山縣誌》記載是「左倚龜山,右聯蛇山」,橫跨兩座山岳。1786(乾隆51年)林爽文事件,莊大田攻陷鳳山縣城,1788(乾隆53年)亂平,負責重新評估台灣防禦工事的福康安,議請將鳳山縣治遷往埤頭街(今鳳山市)。

1805(嘉慶10年)吳准泗攻陷埤頭街縣城,官員與民間輿論都曾想將鳳山縣治搬回興隆莊舊城,但因舊城早已殘破,重建費用鉅大,清廷並未採行。
直到1824年(道光4年)又發生楊良斌之亂,圍攻埤頭街縣城,居民恐慌,亂平後地方官員因此更加確定於築興隆莊石城的必要。當時,築城經費大半由鳳山縣士紳捐款及監造,1826年(道光6年)新石城落成,石城範圍乃「就興隆舊城基址,移向東北,將龜山圍入城中,城身俱用打鼓山石砌築。」。新構築的石城「捨去蛇山,全圍龜山在內」,後人稱之為「棄蛇圍龜」;爾後,鑒於種種因素下,縣治終未遷回左營興隆莊舊城。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高雄則被視為日軍的南進基地。除了高雄港外,日軍更選擇了地理位置及形勢良好的左營萬丹港,擴建為軍港,並將整個左營地區西半側到海岸地區都劃入軍區,大量徵收土地遷移桃仔園、竹子腳、廍後等聚落居民。同時,也將上述左營西半部地區全部納入軍事管制區,一般民眾因而無法自由進出。舊城地區雖在東半側,卻因為龜山可眺望左營軍港,基於防禦考量,日軍開始徵收土地、強迫居民遷村,並拆除城內民宅及寺廟,作為彈藥庫、油庫和營捨,更在龜山上設置砲陣地、碉堡,造成從鄭氏治台時期至1940年代以來二百多年的聚落,至此消失。

1949年國民政府遷移台灣,左營地區仍延續日治時期的軍事管制區性質,並進駐大量軍事人員、眷屬,設置眷村建立統一的生活圈。當時,在舊城內東北側的眷村主要有「勝利新村、海光三村、四知十四村」,北門內則有「東萊新村、自助新村」,加上原本的軍事設施龜山要塞區和海軍子弟學校,使得整個舊城空間仍俱有極為明顯的軍事性格。而龜山這樣特殊的軍事管制區身分,直到1984年才解除,後來開闢為「龜山公園」,舖設環山木棧道作為登山健行空間,隻要沿著木棧道上行,就可抵達龜山制高點。站在砲陣地俯瞰左營全景,往東北可遠眺半屏山、大小岡山,往西北則能眺望漯底山、左營軍港,視野極佳。

目前在左營地區所保存的城池遺址,尚存東門、南門、北門、護城濠及北門外鎮福社、拱辰井等,為清道光6年由官民合資興建而成的鳳山縣城,是當時台灣第一座以土石興建的城池。從形態上看,整個城池從東北朝西南走向,與龜山的形狀很類似,在台灣諸城中,隻有鳳山縣舊城能將一座山納在城內,其目的在於加強防禦功能,居高臨下以制敵。舊城城門之安排,南門為正門,是當時通往打狗的主要出口,位於城池最南端。北門在最北端,外通市街、文廟及蓮花池,是最繁忙的出入口。東門位於東城牆的中點,為通往鳳山新城的出入口,西門主要聯絡蛇山及打鼓山。城牆的材料,內外以石灰砌成,中腹填土,基礎深三尺。北城門外壁拱洞兩側各嵌有一尊門神,屬泥塑加彩作法,為少見之孤例喔!歡迎大家有空到鳳山縣舊城訪古尋幽!

  1. 捷運:
    於高雄捷運生態園區站(R15)或左營站(R16)轉乘紅35、紅51線接駁公車,於蓮池潭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可到達龜山園區。
     
  2. 高速鐵路:
    於左營高鐵捷運站轉乘舊城文化公車,可到達舊城北門、南門、東門、眷村文化管等地點,並可利用不限搭乘次數的1日票。
     
  3. 自行開車:
    由國道1號經鼎金系統交流道銜接國道10號高雄支線,至左營端沿翠華路南下轉新莊仔路、勝利路可到達園區內海光停車場。

【大小龜山】

1.舊城北門→小龜山頂(總長:570公尺)

2.舊城東門→大龜山頂(總長:890公尺)

啟明堂

啟明堂創建於光緒24年(1898年),舊稱明德堂,以祭祀五公菩薩為主,後來稱為啟明堂,改祀武聖關公,民國62年(1973年)重建為三樓宮殿式建築,稱為「東南帝闕樂善社啟明堂」,主祀文武二聖,建築碧麗輝煌、富具東方宗教色彩,堪稱蓮池潭畔最雄偉壯觀的寺廟。

啟明堂

► 啟明堂

左營舊城城隍廟

清領時期凡是縣城所在地,一定有孔廟及城隍廟,兩者皆屬於官廟系統,舊城城隍廟從康熙43年(1704年)開始就守護著南台灣,為台灣歷史上第二悠久之「官封」城隍信仰。城隍廟正殿上方,有個總數共147顆算珠的自問心大算盤,普遍城隍廟宇中,皆供有一副算盤,命名為「自問心」,回頭則有「善惡難瞞」四大字,有開示來廟者所做之事捫心自問之意。現今,每當城隍爺出巡時,廟方也將自問心算盤,隨出巡繞境隊伍出巡,以展城隍信仰之特色。現在的舊城城隍廟是於民國57年(1968年)重建完成,舊廟留存下來的文物現在陳列在三樓「文物陳列館」內,多為難得一見的珍貴寺廟文物,除了春節期間開放外,經過事先申請也可以進入參觀。

左營舊城城隍廟

► 左營舊城城隍廟

春秋閣

兩座中國宮殿式高塔建築-春閣與秋閣,係為紀念武聖關公而命名;關公志在春秋,將其做為處世之途,春秋閣外觀形體以四層、八角的形狀建構,雕樑畫棟,昂然而立,在古色古香的建築間又以九曲橋連結,塔前一座觀世音菩薩乘龍塑像,法像慈祥莊嚴,與潭面相互映照,景緻優美;外觀色彩繽紛的五里亭依傍在兩閣旁,是夏日賞蓮的好地點,值得一提的是春秋閣還曾入選全國十大美景。

啟明堂-春秋閣

► 啟明堂-春秋閣

 

蓮池潭旁的春秋閣(壽山籌備處提供)

► 蓮池潭旁的春秋閣(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提供)

鎮福社

當地人昔稱「七甲土地公廟」或「埤仔頭土地公廟」,它與門前的拱辰井及鳳山縣舊城一同指定為國定古蹟,由於鎮福社廟地窄小,已將主神福德正神遷移至新「鎮福廟」奉祀,僅留有現存的建築,像是門神、獅面懸魚和屋脊燕尾等傳統建築紋飾,歷經時空變遷仍屹立於勝利路、埤仔頭街口,與周邊高度都市化建物形成有趣的對比。

鎮福社

► 鎮福社

龍虎塔

建於民國65年(1976年)的龍虎塔,分龍禪、虎禪兩塔,塔高七層,採佛家七級浮屠之意,每層十二角,採黃牆、紅柱、橘瓦等高飽和度的色彩,在陽光的照耀下,掩映潭面,總會吸引遊人駐足、合影紀念。依民間習俗「入龍肚、出虎口」可消除災厄迎大吉大利,建議您遵循由龍口進,虎口出的參觀順序。

龍虎塔

► 龍虎塔

蓮池潭

蓮池潭位於左營區舊部落以東與縱貫鐵路以西之間,南臨龜山、北倚半屏山麓,面積約42公頃。康熙25年(1686年)鳳山知縣楊芳聲建文廟(舊孔廟)時,以蓮池潭為泮池,在池中栽植蓮花及荷花點綴,每值炎夏,蓮、荷盛開,香遠益清,乃有「蓮池潭」之名,而且「泮水荷香」也成為鳳山八景之一。道光22年(1842年)鳳山知縣曹謹曾命士紳鄭蘭開闢圳路以引潭水灌田,使興隆莊成漁米之鄉,更因此成為廟宇聚集區。蓮池潭西岸由北而南分別有孔廟、啟明堂、春秋閣、五里亭、龍虎塔等;除學思肅穆的孔廟座落在較北的湖岸外,其餘各景,則密集在潭西的南側,長橋、藝閣、寶塔、色彩豐富,形塑出左營著名的宗教建築意象,且西岸也是左營的舊市街,匯聚了各式特產小吃店家;東岸為寬敞的環湖道路;南岸則鄰接勝利路及新莊仔路,正好構成環湖迴路。蓮池潭每屆晨昏,水霧迷濛,半屏山、龜山、壽山幫襯池畔秀麗景色,有一種時空交錯而難以言喻的神秘感。尤其是甘雨潤澤的夏季,潭水盈盈,波光粼粼,點綴湖畔搖曳的樹影,潭面的浮萍與蓮荷隨風飄盪,徜徉其中彷如置身仙境。

蓮池潭南臨龜山、北倚半屏山(壽山籌備處提供)

► 蓮池潭南臨龜山、北倚半屏山(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提供)

鳳山縣舊城東門

鳳山縣舊城東門,名為鳳儀門,現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位於高雄市東門路與城峰路交叉口,永清國小後方。門前東門路昔日為通往埤頭街(今鳳山區)要道。

東門的城牆保持較具規模,城門兩側仍留有城垣數百公尺,其上馬道皆鋪以紅磚。留有踏道入口,且踏道入口之門型建物仍在,實屬難得。城外的護城河尚保持完整,護城河上有橋跨過。但其歇山重脊式之城樓已不存在,僅剩城樓基座。東門及城牆周圍已闢為一帶狀綠地,其對面是一大片眷村改建的國宅社區。每個晨暉夕陽,此處便成為居民散步的最佳場所。而近期進行的護城河的景觀美化工程已經完工。

早些年由於東門為海軍龜山要塞廢品庫,故被畫為禁區,以致東門乏人維護,城上藤葛蔓生。近年軍營退後十餘公尺,東門才被重新發現,經整修後始成今貌。

鳳山縣舊城東門

► 鳳山縣舊城東門

鳳山縣舊城

鳳山縣舊城,又稱左營舊城,位於高雄市左營區。由於清代左營地區劃歸鳳山縣管轄,故稱為鳳山縣城,原先為土城。現今看到的舊城(石城)是道光五年(1825年)由土城改建,道光6年(1826年)完工。由於後來林爽文(1786年)事件時,於南部呼應起事的莊大田勢力攻破鳳山縣城(土城),之後官署等遂移往埤頭街(今鳳山區)又蓋了一座鳳山縣新城,因此相對於「新城」,左營舊城就被稱為「舊城」。左營舊城在臺灣的築城歷史中,具有許多特殊之處。

東門南門北門及城牆、護城濠及北門外之鎮福社拱辰井現為國定古蹟。民國100年,位於左營中正路及左營大路中之三角公園內的城牆遺跡與西自助新村內的西門段城牆遺構被當時的行政院文建會(後改為文化部)指定,納入國定古蹟範圍。 民國103年3月,西自助新村拆除過程中發現西門城門座以及城牆遺跡,並於103年5月提報至文化部,請其審議指定為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範圍。

鳳山縣舊城東門馬道入口

► 鳳山縣舊城東門馬道入口

見城館

左營是高雄市重要的眷村聚落,自二戰後許多中國人民遷居來臺生活,當時有一些以竹籬笆將住所圍起來的空間區隔方式,似有若無的對外隔離,於是開始有眷村的稱呼,見城館(原名:眷村文化館)就是因應竹籬笆文化保存的歷史意義而設立,由於都市化的空間演變,在時代交替中眷村文化漸漸沒落,而要保留一個時代中特有的文化,是相當不易的事情,必須經過多方的努力與規劃,目前館內結合了當地文化團隊、學校與眷村夥伴們合作,以不同的主題方向進行展演,共同說出生動的老眷村故事,完整地保留眷村歷史的記憶寶盒。

見城館

► 見城館

洲仔濕地公園

洲仔濕地公園位於蓮池潭東畔,過去是一座大型灌溉蓄水埤塘,且有水雉棲息其中,面積達10公頃,但因環境變化導致水雉漸遷往臺南官田一帶,後來經過中華民國濕地保護聯盟向高雄市政府爭取認養經營,在此進行「水雉返鄉計畫」,使用生態工法復育,並以浮水植物為主構築埤塘濕地生態棲地,藉濕地環境培養出多樣化的水生動植物族群,例如水雉喜愛的菱角、印度莕菜、睡蓮等;還有其他水生昆蟲、螺貝類、魚類、兩棲爬蟲類等等,孕育出適合生物活動的生態環境,進而吸引水雉等濕地鳥類重返此地,提升高雄藍綠帶內涵,因而榮獲福特保育暨環保獎、內政部營建署臺灣優良公園綠地傑出獎,以及大高雄建築園冶獎等諸多獎項,洲仔濕地多元化的自然生態,有如水泥化都市中的一片綠洲,能讓人暫時避開喧囂的都市。悠閒的午後,在您體驗完蓮潭風光與舊城人文後,不妨到洲仔濕地公園散散步,認養團體備有預約導覽服務,在親近自然的同時也能具有學習的效果。

洲仔濕地_水塘上盛開的蓮花

► 水塘上盛開的蓮花

洲仔濕地_水塘中的小水鴨

► 水塘中的小水鴨

天主教左營聖女小德蘭堂

左營聖女小德蘭堂是由天主教道明會的李安斯神父在1932年所創立,為高雄聖母玫瑰堂的左營分部,十年後在全體教友通力合作下,用拮据的經費購下一間木造廠房,拆下木料重新修建木板牆的小聖堂,命名為「聖女嬰孩耶穌德肋撒堂」,設址於左營碑仔頭。由於臺灣漸漸社會安定,每日來左營觀光者絡繹不絕,為了能宣揚基督福音,發揚聖女聖嬰小道,1976年復活節破土奠基,恭立聖女小德蘭塑像,並承蒙教宗若望保祿六世頒賜為「聖女小德蘭台舉南部朝聖地」。古樸的白色教堂鑲嵌著彩繪花窗與聖女小德蘭喜愛的玫瑰花雕飾,使這個幽靜的聖地添上柔美寧靜的氣息。

左營聖女小德蘭堂

► 左營聖女小德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