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國領事館官邸遠眺,旗後山從海平面斜斜升高,山形宛如軍艦的艦首,有如正要航入台灣海峽的姿態。由於旗後山是旗津地區的制高點,佇立其上則可眺瞰高雄港全貌及欣賞台灣海峽景緻。而蜿蜒的海岸地形也依循時間的遞嬗,孕育著獨特的自然生態。
由於人為因素及天然因素的影響,使旗後山的自然生態自成一格。有些地區受制於地形關係,不僅一般民眾無法靠近,植物群生長也因而形成特殊的自然景觀,例如山豬枷所構成的蔓性灌叢、瓊麻開花時的植株、木麻黃林、山壁上形成瀑布狀的無根藤等。
依據先前調查資料可知,旗後山的植被多屬於珊瑚礁岩之先驅植物,最常見的有山豬枷、血桐、無根藤、銀合歡、瓊麻、恆春厚殼樹、珊瑚藤、構樹、黃槿、綠珊瑚、馬纓丹、木麻黃、馬鞍藤⋯⋯等,因較少受人為破壞,所以仍保有原始風貌;而海岸防風林則提供過境候鳥良好的休息和隱蔽空間。
►星空隧道北面海灘
主要植被可區分為山豬枷所構成的蔓性灌叢(高約2-3公尺)及恆春厚殼樹、構樹、血桐等構成的灌叢(高度約2-4公尺)兩類。灌木層的優勢種類為恆春厚殼樹、銀合歡、山豬枷、構樹、榕樹、血桐、珊瑚藤、黃槿、扛香藤等。地被層的優勢種類為盤龍木、三角葉西番蓮、印度牛膝、大花鹹豐草、木防己、空心蓮子草、雞屎藤、月橘等。喬木層則隻有黃槿及西側懸崖下方一片高度達10公尺的木麻黃林。
從外觀來看,因外海岸植物為適應惡劣的生長環境,大都具有能忍受烈日、強風、乾旱缺水、多鹽多沙等特性,所以植株型態具有一些共同特徵,例如葉片肥厚光滑具革質或蠟質、葉面多絨毛、植株矮小匍匐生長、節節生根等特徵。
動物資源方面依既有調查資料得知,哺乳類動物有5種,包含赤腹松鼠、小黃腹鼠、溝鼠、臭鼩、東亞家蝠。
爬蟲類有4種,包含斯文豪氏攀蜥、無疣蝎虎、蝎虎、多線南蜥,以蝎虎和多線南蜥較為常見。
昆蟲類則是以蝴蝶較為常見,其他則有甲蟲、椿象、蜂、虻、螳蛉、蜻蜓、長角蛉、葉蟬等。
此外,還可發現其他動物,如蜘蛛、蝸牛、馬陸、蚯蚓等。
鳥類資源方面,高雄市野鳥學會的鳥友曾持續調查一整年,記錄到的鳥種高達37科108種,令人相當驚訝!其中,優勢鳥種為白頭翁、麻雀、綠繡眼、洋燕、斑頸鳩、小白鷺、黑枕藍鶲、斑文鳥、小彎嘴畫眉等17種;屬珍貴稀有保育類鳥類有唐白鷺、灰面鵟鷹、鳳頭蒼鷹、赤腹鷹、蒼燕鷗、小燕鷗、赤腹山雀、棕噪眉、台灣畫眉、台灣藍鵲等10種。
旗後山雖然面積不大,卻因為凸出海面,成為過境鳥類的休息中繼站。除了常見的留鳥之外,也記錄到許多過境鳥類,並發現有些特殊現象值得持續追蹤瞭解。
過境鳥以鷗科、鷺科較多,另有少數過境猛禽。過境旗後山時,鷺科、鷗科以旗後山西側海岸線為遷徙路徑,猛禽則以陸地上空為遷徙路徑。另外記錄到一些稀有的鳥類,例如長尾水薙鳥、白頰山雀、達烏裏寒鴉、太陽鳥等,因僅有幾筆記錄,是否穩定出現仍須要後續的調查。
此外,也出現過台灣藍鵲、棕噪眉、烏頭翁、白耳畫眉等原本不屬於本地的鳥類,可能是籠中逸出或冬季降遷的結果;由於僅有一個年度的資料,如能持續進行相信還有更多有趣的發現。
旗後山,位於旗津島的北端,隔著打狗隙(打狗港)與打狗山對峙,其西側垂直陡落海面,因山似旗,沙洲似旗桿,乃有「旗山」之名,山後的聚落逐被稱為「旗後」。
1863 年打狗港正式開埠,然而在此之前,打狗港早已有各國船隻冒險出入貿易、行醫、傳教。1854 年英國軍艦「撒拉森號」(Saracen)行經打狗測量水深水溫,見旗後山珊瑚岩地形奇特,以其艦名命名此山頭為「Saracen'sHill」(撒拉森頭),後來成為國際知名的打狗港地標。之後,清領時期初期,即在旗後山設旗後汛,旗後汛隔著打鼓港(高雄港),和打鼓山下的打鼓汛相對,旗後山與打鼓山都設有砲臺,共同扼守出入狹窄的「打狗隙」(高雄港第一港口)。1858 年天津條約後,清廷被迫開放台灣為通商口岸;1863 年打狗正式開港。1864 年打狗海關成立,同年英國在打狗開辦領事業務,開啟國際貿易的領域;此後,洋商相繼前來,當年旗後市街「華洋雜處,商賈雲集」,成為貿易鼎盛之地。
打狗正式開港後,船隻出入逐漸繁多,打狗港港口卻因導航設施不足,常發生船難;加上軍事防衛需求,使得燈塔的設置日趨迫切。到了1883 年清法戰爭爆發,為防法國艦隊直搗港區,水師副將王福祿聘英國技師哈定(J.R.Harding)築燈塔於旗後山北端,最初用紅磚建造方形塔,內裝英製六等單蕊定時光燈,見距約10 浬。
1916 年日人於第二期高雄港築港工程中,新建燈塔,以提昇船隻航行安全,塔身為八角形,至頂部轉為圓筒狀,高11 公尺,燈火達20 浬半,在二次大戰期間曾遭美軍掃射,略受損害。二戰後,為我國海關所接收,屢經整修,塔高增為15.2 公尺,塔頂改為黑色。清領時期正方形磚造燈塔已拆除,目前隻剩基座;現存的燈塔則為日治時期建構的新燈塔。
► 佇立於旗後山的旗後燈塔
1874 年發生日軍牡丹社事件後,清廷才開始採積極治臺措施,命沈葆楨為欽差大臣來台辦理台灣海防事務,沈葆楨派提督唐定奎興工修築南(旗後)、北(哨船頭)兩座砲臺,各題「威震(砥柱)天南」與「雄鎮北門」, 共同扼守打狗港。1884 年清法戰爭爆發後,台灣道劉璈為抵擋法軍侵臺,逐漸加強防務,於旗後砲臺加築護牆,添建砲臺等修築工程;1886 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又在打狗山上添築「大坪頂砲臺」,1889 年安裝4尊「阿姆斯壯」新式後膛鋼砲。
「大坪頂」、「旗後」、「雄鎮北門」三砲臺,於是形成高、中、低三種類型的砲臺,構成打狗港優越的軍事防衛網。
而1895 年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軍於1895 年10 月15 日派先鋒艦「吉野」率領7艘戰艦到打狗港外海,砲擊旗後及其他三座砲臺,並趁打狗守軍統領劉成良擅離職守,所有黑旗軍完全撤離打狗之時,佔領無人防守之旗後砲臺。接著,佔領雄鎮北門及大坪頂二砲臺,旗後砲臺門額「威震(砥柱)天南」前兩字即在此次砲擊中被擊毀,應為「威震」或「砥柱」已不可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 日人下令拆走旗後砲臺大砲,更將其熔毀。二戰後,國軍駐守砲臺及附近區域,並在旗後砲臺與旗後燈塔之間另築碉堡,以加強防衛,1985 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目前為市定古蹟。1989 年高雄市政府開始修復,1993 年完工,1995 年開放供民眾參觀。
► 昔日旗後砲臺正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