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遊憩資訊

從英國領事館官邸遠眺,旗後山從海平面斜斜升高,山形宛如軍艦的艦首,有如正要航入台灣海峽的姿態。由於旗後山是旗津地區的制高點,佇立其上則可眺瞰高雄港全貌及欣賞台灣海峽景緻。而蜿蜒的海岸地形也依循時間的遞嬗,孕育著獨特的自然生態。

  • 蜿蜒環繞的海岸生態

由於人為因素及天然因素的影響,使旗後山的自然生態自成一格。有些地區受制於地形關係,不僅一般民眾無法靠近,植物群生長也因而形成特殊的自然景觀,例如山豬枷所構成的蔓性灌叢、瓊麻開花時的植株、木麻黃林、山壁上形成瀑布狀的無根藤等。
依據先前調查資料可知,旗後山的植被多屬於珊瑚礁岩之先驅植物,最常見的有山豬枷、血桐、無根藤、銀合歡、瓊麻、恆春厚殼樹、珊瑚藤、構樹、黃槿、綠珊瑚、馬纓丹、木麻黃、馬鞍藤⋯⋯等,因較少受人為破壞,所以仍保有原始風貌;而海岸防風林則提供過境候鳥良好的休息和隱蔽空間。

星空隧道北面海灘

►星空隧道北面海灘

主要植被可區分為山豬枷所構成的蔓性灌叢(高約2-3公尺)及恆春厚殼樹、構樹、血桐等構成的灌叢(高度約2-4公尺)兩類。灌木層的優勢種類為恆春厚殼樹、銀合歡、山豬枷、構樹、榕樹、血桐、珊瑚藤、黃槿、扛香藤等。地被層的優勢種類為盤龍木、三角葉西番蓮、印度牛膝、大花鹹豐草、木防己、空心蓮子草、雞屎藤、月橘等。喬木層則隻有黃槿及西側懸崖下方一片高度達10公尺的木麻黃林。
從外觀來看,因外海岸植物為適應惡劣的生長環境,大都具有能忍受烈日、強風、乾旱缺水、多鹽多沙等特性,所以植株型態具有一些共同特徵,例如葉片肥厚光滑具革質或蠟質、葉面多絨毛、植株矮小匍匐生長、節節生根等特徵。

動物資源方面依既有調查資料得知,哺乳類動物有5種,包含赤腹松鼠、小黃腹鼠、溝鼠、臭鼩、東亞家蝠。
爬蟲類有4種,包含斯文豪氏攀蜥、無疣蝎虎、蝎虎、多線南蜥,以蝎虎和多線南蜥較為常見。
昆蟲類則是以蝴蝶較為常見,其他則有甲蟲、椿象、蜂、虻、螳蛉、蜻蜓、長角蛉、葉蟬等。
此外,還可發現其他動物,如蜘蛛、蝸牛、馬陸、蚯蚓等。

鳥類資源方面,高雄市野鳥學會的鳥友曾持續調查一整年,記錄到的鳥種高達37科108種,令人相當驚訝!其中,優勢鳥種為白頭翁、麻雀、綠繡眼、洋燕、斑頸鳩、小白鷺、黑枕藍鶲、斑文鳥、小彎嘴畫眉等17種;屬珍貴稀有保育類鳥類有唐白鷺、灰面鵟鷹、鳳頭蒼鷹、赤腹鷹、蒼燕鷗、小燕鷗、赤腹山雀、棕噪眉、台灣畫眉、台灣藍鵲等10種。

旗後山雖然面積不大,卻因為凸出海面,成為過境鳥類的休息中繼站。除了常見的留鳥之外,也記錄到許多過境鳥類,並發現有些特殊現象值得持續追蹤瞭解。
過境鳥以鷗科、鷺科較多,另有少數過境猛禽。過境旗後山時,鷺科、鷗科以旗後山西側海岸線為遷徙路徑,猛禽則以陸地上空為遷徙路徑。另外記錄到一些稀有的鳥類,例如長尾水薙鳥、白頰山雀、達烏裏寒鴉、太陽鳥等,因僅有幾筆記錄,是否穩定出現仍須要後續的調查。
此外,也出現過台灣藍鵲、棕噪眉、烏頭翁、白耳畫眉等原本不屬於本地的鳥類,可能是籠中逸出或冬季降遷的結果;由於僅有一個年度的資料,如能持續進行相信還有更多有趣的發現。

  • 港都最早的發祥地

旗後山,位於旗津島的北端,隔著打狗隙(打狗港)與打狗山對峙,其西側垂直陡落海面,因山似旗,沙洲似旗桿,乃有「旗山」之名,山後的聚落逐被稱為「旗後」。

1863 年打狗港正式開埠,然而在此之前,打狗港早已有各國船隻冒險出入貿易、行醫、傳教。1854 年英國軍艦「撒拉森號」(Saracen)行經打狗測量水深水溫,見旗後山珊瑚岩地形奇特,以其艦名命名此山頭為「Saracen'sHill」(撒拉森頭),後來成為國際知名的打狗港地標。之後,清領時期初期,即在旗後山設旗後汛,旗後汛隔著打鼓港(高雄港),和打鼓山下的打鼓汛相對,旗後山與打鼓山都設有砲臺,共同扼守出入狹窄的「打狗隙」(高雄港第一港口)。1858 年天津條約後,清廷被迫開放台灣為通商口岸;1863 年打狗正式開港。1864 年打狗海關成立,同年英國在打狗開辦領事業務,開啟國際貿易的領域;此後,洋商相繼前來,當年旗後市街「華洋雜處,商賈雲集」,成為貿易鼎盛之地。

  • 指引航船的旗後燈塔

打狗正式開港後,船隻出入逐漸繁多,打狗港港口卻因導航設施不足,常發生船難;加上軍事防衛需求,使得燈塔的設置日趨迫切。到了1883 年清法戰爭爆發,為防法國艦隊直搗港區,水師副將王福祿聘英國技師哈定(J.R.Harding)築燈塔於旗後山北端,最初用紅磚建造方形塔,內裝英製六等單蕊定時光燈,見距約10 浬。
1916 年日人於第二期高雄港築港工程中,新建燈塔,以提昇船隻航行安全,塔身為八角形,至頂部轉為圓筒狀,高11 公尺,燈火達20 浬半,在二次大戰期間曾遭美軍掃射,略受損害。二戰後,為我國海關所接收,屢經整修,塔高增為15.2 公尺,塔頂改為黑色。清領時期正方形磚造燈塔已拆除,目前隻剩基座;現存的燈塔則為日治時期建構的新燈塔。

 

旗後山燈塔

► 佇立於旗後山的旗後燈塔

  • 扼守打狗港的旗後砲臺

1874 年發生日軍牡丹社事件後,清廷才開始採積極治臺措施,命沈葆楨為欽差大臣來台辦理台灣海防事務,沈葆楨派提督唐定奎興工修築南(旗後)、北(哨船頭)兩座砲臺,各題「威震(砥柱)天南」與「雄鎮北門」, 共同扼守打狗港。1884 年清法戰爭爆發後,台灣道劉璈為抵擋法軍侵臺,逐漸加強防務,於旗後砲臺加築護牆,添建砲臺等修築工程;1886 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又在打狗山上添築「大坪頂砲臺」,1889 年安裝4尊「阿姆斯壯」新式後膛鋼砲。
「大坪頂」、「旗後」、「雄鎮北門」三砲臺,於是形成高、中、低三種類型的砲臺,構成打狗港優越的軍事防衛網。

而1895 年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軍於1895 年10 月15 日派先鋒艦「吉野」率領7艘戰艦到打狗港外海,砲擊旗後及其他三座砲臺,並趁打狗守軍統領劉成良擅離職守,所有黑旗軍完全撤離打狗之時,佔領無人防守之旗後砲臺。接著,佔領雄鎮北門及大坪頂二砲臺,旗後砲臺門額「威震(砥柱)天南」前兩字即在此次砲擊中被擊毀,應為「威震」或「砥柱」已不可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 日人下令拆走旗後砲臺大砲,更將其熔毀。二戰後,國軍駐守砲臺及附近區域,並在旗後砲臺與旗後燈塔之間另築碉堡,以加強防衛,1985 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目前為市定古蹟。1989 年高雄市政府開始修復,1993 年完工,1995 年開放供民眾參觀。

昔日旗後砲臺正門

► 昔日旗後砲臺正門

  1. 公車:
    搭乘紅9路線公車,至旗後燈塔站下車,沿通山路、旗下巷步行約5分鐘可抵達旗後山入口廣場。

     
  2. 渡輪:
    自鼓山渡輪站搭乘渡輪至旗津渡輪站,沿海岸路接通山路、旗下巷步行約15分鐘可抵達旗後山入口廣場。

     
  3. 自行開車:
    由國道1號南下至高雄端出口,接漁港路左轉新生路再接中興路,經過港隧道至旗津一路、旗津二路、旗津三路,可抵達旗後山。車輛可停放於旗津三路旁停車場,改步行約10分鐘可到達旗後山入口廣場。

【旗後山】

短程步道

旗後山登山口→旗後砲台→旗後燈塔→旗後山登山口(總長:840公尺)

旗津風車公園

旗津風車公園是高雄市也是全國第一座觀光、休閒兼環保的風力發電休閒公園。公園面積7.5公頃,園內設置七座造型別具特色的三葉式風車,發電足夠供應整座園區夜間照明約4小時,園內種植數百株濱海喬木及大面積草坪,可供民眾踏青、休閒野餐及放風箏,此外在大型風車前設置觀海看台和表演廣場,不定期安排藝文活動演出。

旗津風車公園(壽山籌備處提供)

► 旗津風車公園(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提供)

 

風車公園海岸堤防邊(壽山籌備處提供)

► 風車公園海岸堤防邊(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提供)

旗津海岸公園

高雄市政府為了因應旗津特有的地理特質所規劃開發,其設計以觀賞海洋水文景觀為主,公園長約3.5公里,佔地約45公頃,以步道貫穿整個公園,依序規劃為海水浴場、觀海景觀步道、越野區、自然生態等四種不同型態設計,展現多元的觀光遊憩功能。

旗津海岸公園(壽山籌備處提供)

► 旗津海岸公園(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提供)

海岸公園旁海岸林步道(壽山籌備處提供)

► 海岸公園旁海岸林步道(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提供)

旗津輪渡站

在往返鼓山與旗津的渡船中,有公營的渡輪及部分民營的舢舨船;坐上渡輪行經兩站之間的航道,是瀏覽高雄港灣及85層大樓最佳的視野,偶有和大型商船近身相會及一窺泊於岸邊雄偉軍艦的機會,讓你體會國際級大港「震撼」的特殊經驗。出了旗津輪渡站,即有全台僅存的「早期計程車」三輪車,如今成為旗津招徠觀光客的特色之一,由此展開飽覽旗津風的遊程。

旗津渡輪站(壽山籌備處提供)

► 旗津渡輪站(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提供)

 

公營渡輪往返鼓山與旗津間(壽山籌備處提供)

► 公營渡輪往返鼓山與旗津間(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提供)

愛河

愛河源於高雄市仁武區八卦寮,流入市區後,將市區一分為二,有建國、七賢、中正、高雄等橋橫跨其間,並在高雄港出海。愛河最初僅是一條可供渡船往來的淺溪,日治時期曾加以疏濬成為運河,並定名為「高雄川」,這是愛河第一次有正式的稱謂,但在地人仍習稱它為「高雄圳」或「高雄運河」。民國37年在河岸接近中正橋邊,有民眾開設「愛河遊船所」供人划船遊河,因時有情侶划舟談情說愛,口耳相傳後,才有了全台獨特的名稱-愛河。愛河,是高雄市最具文化特色的河流,早年扮演著運輸、交通、遊憩等多功能角色,如今走過歲月、歷盡滄桑的愛河,雖曾飽嘗污染,但疼惜她的高雄人,包括政府和民間企業、藝文人士都挖空心思,逐步恢復愛河風華,讓愛河逐漸重現生機。

愛河(壽山籌備處提供)

► 愛河(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提供)

旗後天后宮

旗後天後宮建基於約明鄭永曆27年(1673年)是高雄市歷史最古老的寺廟之一,民國74年指定為三級古蹟,現屬於直轄市定古蹟。當時有漁民徐阿華,因遇颱風漂至旗後,見此地為捕魚、定居的好地方,乃回鄉邀集同鄉漁民攜眷前來定居,並隨身迎奉湄洲媽祖來臺,而四處捐緣建祀媽祖宮以為守護神。
清康熙22年(1683年)施琅為清政府攻下台灣時,因畏懼功高震主,將自己的功勞全歸媽祖所有,並建議清政府褒封媽祖,後於清乾隆2年(1737年)加封媽祖為「天後」,旗後媽祖宮亦隨之更名旗後天後宮,民國35年(1946年)才又改稱旗津天後宮沿用迄今。

而清康熙30年(1691年)旗後人口日漸稠密,徐阿華等因恐廟產被姦貪之徒侵佔,乃邀洪、王、蔡、李、白、潘六姓頭人丈界廟地,並合立開墾字乙張以杜絕爭端,從此,旗後便以媽祖廟為中心逐漸發展開來,成為高雄市最早的商業中心。

18世紀(清乾隆年間)莊民鳩資重建,將茅竹改建為石材廟體,清光緒13年(1887年)洋商張怡記等又號召重修。日昭和元年(1926年)信徒蔡吉六發起重建,而民國37年(1948年)蔡文賓等信徒以保存古樸面貌為整修重點,籌款重建為現今廟宇。

其平面格局屬兩殿兩護室之形式,前殿與正殿間又以一亭相連。中門石獅造型優美、石質堅良,尤以廊牆下花崗石花鳥堵最具古拙味。另外,木門扇上的歷史人物及麒麟木雕,姿態生動栩栩如生,皆為不可多得之民間藝術傑作。廟側天井有口清光緒12年(1886年)所鑄的鐘,及清光緒18年(1892年)的木楹聯一對:「旗峰煥彩得光照,鼓嶼來潮汐信通」,左護室內更供有一艘王爺船,處處顯露這座濱海廟宇的特質。

旗後天后宮(壽山籌備處提供)

► 旗後天后宮(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提供)

 

護國佑民四字匾額(壽山籌備處提供)

► 護國佑民四字匾額(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提供)

旗後教會

旗津早年稱為旗後,是高雄發跡最早的地區,也是許多外國貿易商設置據點。當時,英國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差派宣教師馬雅各醫生,來臺灣宣教,當時由於人民排外仇教,在臺灣傳教困難重重,馬雅各醫生於是在通山街(高雄第一街)朝日鐵工廠處租一間店面傳道醫病。1865年馬雅各醫生在旗津後山腰(高雄燈塔下的臺灣機械廠修船塢處)買地興建簡易醫館、並設置禮拜堂,不僅是臺灣第一個西醫醫館,也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第一間禮拜堂,當時稱為「打狗禮拜堂」,基督教傳教師就以旗後教會為根據地展開傳教工作,國外商人都到此做禮拜,是旗後教會的前身。 馬雅各以精湛的外科技術為南部居民治好瘧疾、眼疾等病痛,逐漸獲得當地居民的信任,也開始接受基督教。教會現址歷經風災地震的滋擾,造成多處損害,涉及安全問題,2009年(民國98年)12月中旬拆除進行改建後,已在2013年11月舉行感恩禮拜,正式對外宣告落成啟用。

旗後教會

► 旗後教會

旗津貝殼博物館

旗津貝殼博物館是東南亞洲最大的貝殼館,館藏2000多種貝殼,全都由黃葛亮先生無私捐贈,包括全世界最大的二枚貝、龍宮貝、活化石鸚鵡螺、象牙貝等等,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貝殼,既鮮艷又難得一見。館內有專人進行解說,非常適合親子一同前往進行一趟生態教育之旅,該博物館目前為免費入場。

旗津貝殼博物館

► 旗津貝殼博物館